【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专报第3期】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2021-08-20 文字:
2021年,内蒙古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主题,鼓励内大青年学子立足党的百年辉煌新起点,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聚焦“十四五”开局之年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聚焦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热点问题,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认识国情社情民情、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奋斗精神、涵养家国情怀,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校组建234支队伍、累计超过5000名学生开展“三下乡”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按照“确保安全 就近就便”的原则,校团委指导各团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抓好过程监管和实时跟踪,对实践期内的团队,安排专人每日电话随访。面对疫情、汛情,学校主管部门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和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开展活动,充分关注每名学生的安全保障。各实践团队和个人走进社会、深入一线,从不同角度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实际行动和青春誓言向祖国告白,为祖国点赞。
一是在党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公共管理学院学习小红旗队走入鄂尔多斯市一中,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们一同重温党史故事、体悟建党精神,并带领大家走进鄂尔多斯博物馆,缅怀革命先烈,聆听红色故事。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直属团到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领略革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往革命圣地旧址,在建党百年重温来时路。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中专业优势,组成四史学习考察队前往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事迹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将其所具有的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特别是为当地文化旅游建设建言献策。
二是在国情观察中明确价值追求。经济管理学院组织了金智惠民百人实践团,深入各盟市县域建设银行支行,围绕新金融助力乡村建设,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技能实训、云端实践等多种形式,聚焦脱贫攻坚成果、普惠金融案例、乡村振兴变化,感受乡村新貌、聆听改革故事。生态与环境学院探秘山区发展队在四川省巴中市七渠村展开了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考察调研,实地了解当地“平昌青花椒”产业链、西部扶贫协作(平昌)肉牛产业链项目,切身体会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哲学学院红色小分队前往黑龙江鸡西市854农场,深入了解了“双百工程”和脱贫攻坚的发展成果,记录了八五四农场工会困难职工解困工程的发展情况,深化了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要意义的认识。计算机学院石川河红色小分队前往西安市阎良区开展实践活动,在河长马秋芒老师的介绍下了解石川河治理后为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以此探索沿河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能。
三是在红色宣讲中奏响青春乐章。化学化工学院理论实践宣讲团走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一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线索,围绕总书记提出的青年人要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嘱托,对青年学生成才的必要性展开宣讲。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赤峰市翁牛特旗乡镇,围绕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进行了宣讲,为大家分享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外国语学院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乌海市千里山镇的巴音乌素村,与村民一同回顾了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村民们热情分享身边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共同感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四是在民族团结中凝聚前行共识。哲学学院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前往包头市九原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开展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完成相关的初步调查后,团队进行了线下宣传活动,100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宣传品,以及印有民族团结宣传标语的抽纸盒、袋子、口罩、雨伞等纪念品分发给了活动现场参与群众留念。同时团队还在活动现场设立了咨询台,为有需群众答疑解惑。教务处民族预科班组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支教队,前往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和赤峰市大板镇的部分蒙古语授课的小学幼儿园,进行普通话辅导,为更快更好的使用国家统编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绵薄之力。
五是在支教育人中彰显担当使命。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第六年前往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开设“四点半课堂”,围绕“乡土教学”为留守流动儿童讲述自治区自然环境与乡土地理创新课程,如《认识阿拉善》、《蒙古语入门》、《动手小实验》等,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激发他们多样的求知欲望。山的那边爱心支教社团志愿者赴乌兰察布店子镇对80多名适龄学生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除日常教学外,志愿者们还立足建党百年开展了党史教育特色课,希望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党的历史以及品读红色家书,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化学化工学院青马工程志愿7.1临时团支部在成员家乡开展英语兴趣拓展、足球基本功练习、假期作业辅导等活动的同时,为孩子们带来了“学百年党史,做先锋少年”主题班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知党、爱党、跟党走的种子。
六是在服务群众中锤炼青春本领。数学科学学院心之源实践团一行前往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在五星村为200多户人家完成了“蒙速办”注册,并为近百位老人完成了7月低保线上识别检验。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欣星志愿服务队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开展组织接种疫苗、普及疫情防控实践活动。成员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填写表格、录入信息、搬运物资、观察情况,所有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只要您需要,我们就来帮忙”,这是每天早晨服务队成员们面对大量需要接种疫苗的人群时,说过最多的一句话。生态与环境学院的同学们于即将入伏的炎热里,集结在呼和浩特市西三里营社区,分工清除蒿草。大家用镰刀割、用双手拔,齐心协力地毯式清理指定区域,同时做到即清即运,以免草籽散落再次生长,有效防止了蒿草成熟开花扩散花粉,为居民群众尤其是鼻炎患者创造舒适安心的生活环境。
七是在实践服务中助力乡村振兴。生命科学学院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东八号乡及红格尔苏木,以展板展示和宣讲相结合的形式讲解了鼠疫和布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生态与环境学院140多名师生分为15个小队在锡林郭勒草原开展草原生态监测评价外业工作,共踏访1300多个牧民点,详查草原植物和土壤特征以及草场利用现状。蒙古学学院哲里木之声实践团来到通辽市科左后旗,分成四组深入甘旗卡镇浩坦塔拉嘎查,开展帮助当地菜农采摘,帮助困难户、老党员打扫卫生、帮助果农剪枝等工作。
内蒙古大学官微、内蒙古大学旗帜网、旗帜内大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有形有效宣传,挖掘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做法、好人物作为鲜活案例,引导影响更广泛的青年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截至目前,各团队已向中国青年网投稿28篇,其中有5篇文章已经通过了审核,计算机学院的实践活动报道《石川河,阎良人民的母亲河》已经在中青网推出。内蒙古日报社对我校社会实践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内蒙古团委学校部微信公众平台在全区高校三下乡展播首期便推送我校优秀实践文章2篇,陆续将推出更多。校内各平台持续推出“青春三下乡强国有我进行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系列主题推送,阅读点击量累计超过2万人次。
上一条: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国庆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财务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下一条:党史学习教育|发挥优势谋大势:高校这样“为群众办实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