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34期】内蒙古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 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深化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10-11    文字:


内蒙古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突出政治引领,高位示范推动。一是加强示范带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学校党委随即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会,进行专题传达学习,并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认真抓好专题学习,深入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类学学会会长郝时远应邀以“遵循主线、纲举目张”为题,为师生作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专题辅导讲座。二是加强清理规范。对照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要求,学校清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类文件,修订了不适时宜的规章制度。对人文社科类教材不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内容进行了清理。

第二,发挥平台优势,强化理论研究。一是强化平台建设。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建设,党委书记刘志彧亲自担任基地主任,解决200平方米的办公活动场所,将每年10万元的运行经费列入学校年度预算,投入50万元资助成果出版,目前已发表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著作4部,提交研究报告3篇。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编制教学大纲和课程讲义。承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经验与展望”为主题的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并出了《论文集》。二是加强理论研究。围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组织校内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投入100万设立10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研专题项目。新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其中1项为重大项目)。出版《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神骏走过的记忆:草原文化中的马母题意象研究》等著作。

第三,落实立德树人,贯穿思政始终。一是突出思政育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召开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制定各门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开设“北方区域文化与多元一体文化的构建”等一批通识教育选修课。新增设“蒙古语言文学班”,2021年招收26名汉语授课学生。二是加强品牌建设。依托教育部精品项目“印象·草原”,开展“校园那达慕”“民歌大赛”“百首红歌唱给党”“暑期三下乡”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将“安纳尔·安达”多民族学生互嵌式成长社区育人项目纳入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打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生教育管理育人项目。

第四,丰富活动形式,加强宣传引导。一是持续强化活动开展。通过党委书记讲授开学第一课、举行升国旗仪式等仪式和新生入学、老生开学返校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自觉在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边疆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做出贡献。二是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制作推普海报,做成官微轮播图、官微底图,要求各单位作为新媒体推送素材,同频共振,扩大受众范围,提升宣传效果。学校官微在推普周期间策划以视频、音频形式进行专题推送,做好互动宣传,大力弘扬“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的精神风尚。组织师生参加鄂尔多斯电视台第24届全国推普周专题片和内蒙古电视台推普周宣传片的拍摄,选派学生参加推普周开幕式朗诵。


上一条:我校参加自治区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五巡回指导组第四次调度会
下一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33期】内蒙古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扩大)学习会暨党史学习教育第二期专题读书班

关闭